
一、口感风味大不同
(一)酱香型白酒
酱香型白酒酒液微微泛黄且透明,这独特的色泽在视觉上就给人一种醇厚之感。其香味堪称一绝,是由酱香、焦香、糊香巧妙配合而成,层次丰富且协调。入口瞬间,口味细腻优雅,仿佛能感受到酿酒师倾注的心血。咽下之后,空杯留香持久,哪怕隔了许久,再闻酒杯,那股独特香气依旧萦绕,茅台酒的 “扣杯隔日香” 便是对此生动的写照。整体上,酱香型白酒味大于香,苦度把控得恰到好处,酒度即便较低,风味也不会改变。
(二)浓香型白酒
浓香型白酒以芳香浓郁闻名,开瓶瞬间,香气扑鼻而来,直钻鼻腔。入口时,甜味明显,口感绵柔甘洌,各种香味完美协调。咽下后,落口绵顺,尾净余长。它的主体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,含香量高且香气突出,造就了其独特的 “窖香浓郁” 风格。五粮液、泸州老窖特曲等都是浓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,口味丰满,给人带来强烈的味觉冲击 。
二、酿造工艺各有千秋
酱香型白酒酿造堪称一场漫长而精细的修行。它有着严格的生产周期,整整 1 年时间。期间要经历 2 次投粮,9 次蒸煮,每次蒸煮都有其独特作用,为后续发酵奠定基础。8 次发酵让粮食充分转化,7 次取酒,每一轮取出的酒风味都有所不同。更为关键的是,还要经过 5 年窖藏,在这漫长的时光里,酒液在陶坛中慢慢陈化,有害杂质挥发,香味物质融合升华,一瓶酱香型白酒从原料进厂到最终出厂,至少要历经五年,每一滴都饱含岁月沉淀。
浓香型白酒制曲原料主要是小麦,部分酒厂会添加豌豆、大麦辅助。制曲时,根据大曲用火差异,分为中火曲和大火曲。大火曲用曲量大,酿出的酒香味浓郁;中火曲用曲量少,香味相对淡雅。制曲顶温一般控制在 55 - 60℃,培养过程以翻曲为主。与清香型大曲相比,糖化力、发酵力较低,但曲香味浓郁。其工艺特点是多热少晾,控制热曲顶点温度较高,一般在 50℃以上,像全兴大曲可达 60℃,德山大曲更是在 60 - 65℃ 。
三、对人体影响有别
酱香型白酒有 “三高” 特点,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 40 度以上,比其他香型白酒接酒温度高出近一倍。在这样的高温下,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能有效挥发。并且酱香酒需经过三年以上贮存,让易挥发物质绝大部分都挥发掉,所以酒体中留存的易挥发物质少,对人体刺激小,从健康角度更为友好。
浓香型白酒分子多为小分子酒精,在口中释放速度快,入口后对口腔黏膜刺激明显,常给人辣辣的感觉。人体会迅速吸收这些小分子酒精,导致血液中酒精含量快速上升,进而刺激脑部神经,容易引发上火、头疼等不适症状 。
酱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在口感、酿造工艺以及对人体影响上都有着显著区别。无论是钟情于酱香型白酒的醇厚悠长,还是偏爱浓香型白酒的浓郁芬芳,它们都以各自独特魅力,在中国白酒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,为饮酒爱好者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