浓香巨头五粮液的酱酒江湖酿了20年的神秘酱香,到底啥滋味?

国台酒53度酱香型价格"五粮液还有酱香型白酒?"" 为啥专卖店从没见过他们的酱?"这些疑惑,想必不少爱酒之人都曾有过。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标杆,五粮液其实早已在酱酒领域默默耕耘了 20 多年,而且其酱酒产品在市场上相当低调,甚至连自家专卖店都难得一见。这不禁让人好奇,这位" 浓香大佬 " 打造的酱酒,究竟是何模样?

布局酱酒:始于 1999 年的 "万吨计划"


五粮液涉足酱酒的渊源,要追溯到 1999 年。彼时,茅台在政务和军队市场风头正劲,五粮液瞄准高端消费市场,启动了堪称大手笔的 "万吨酱香" 战略 —— 投资建设年产 2.7 万吨的酱酒厂。即便放在 20 多年后的今天,这样的产能规模也足以跻身酱酒行业第一梯队,不少二线酱酒品牌至今仍未达到这一水平。
从那时起,五粮液便踏上了默默酿酒、储酒的征程。据业内人士透露,其酒库中现存的老酒已超过 10 万吨,其中不乏 8 到 15 年的陈酿,这个数字相当于五粮液每年浓香型白酒产量的十分之一还多,足见其在酱酒领域的深厚储备。

产品矩阵:从永福酱酒到 "15 酱" 的迭代


五粮液的首款正式酱酒产品,是与银基公司合作的 "永福酱酒",包括 "永福十年"(约 300 元)和 "永福老酱"(约 450 元)两款。有酒友评价,永福十年的口感介于如今 "15 酱" 的手工版和 15 版之间,老酱则更胜一筹。可惜的是,该系列因当时酱酒市场尚未升温,如今已停产,仅有少量库存散落在部分酒行。
如今,五粮液酱酒的核心产品是 "15 酱" 系列,8 款产品覆盖从入门到收藏的不同定位:
  • 入门款:限量版(约 200 元)与手工版(同价),前者对标郎酒普郎,后者酒质略优,对标红 10,主要区别在于飞天标底色(白底 / 金底);
  • 中端主力:15 版与尊享版(孔雀蓝,300-400 元),虽被部分人认为是换壳,但口感仍有细微差异,15 版介于茅台生肖子与郎酒红 15 之间;
  • 现象级产品:30 版(约 460 元),被老酒友视为 "15 酱" 的真正门槛 —— 低于这个档次易显平淡,30 版则兼具醇厚与特色,品质对标红 15 与习酒窖藏 1988;
  • 高端与收藏:50 版(千元档,对标青花郎、茅台飞天)、皇家御坛(接近生肖茅台水平),以及顶级的 5 斤装黄龙坛(1 万元,主打奢香收藏市场)。

口感特色:浓酱交织的 "窖底香"


五粮液酱酒最鲜明的特点,是区别于贵州酱酒的独特风味。许多人首次品尝时,都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 "窖底香"—— 酱香中隐约透出一丝浓香型白酒的绵柔,口感更显温和,少了传统酱酒的凌厉感。这种 "不纯粹" 的风格,反而成为其差异化优势,让喝过的人印象深刻。

市场现状:低调背后的机遇与挑战


尽管拥有强大的品牌背书、充足的老酒储备和独特的口感,但五粮液酱酒在市场上却显得颇为 "佛系":既不大力宣传,也不广泛铺货,不少五粮液专卖店甚至无货,消费者需通过酒行或经销商渠道购买。这种低调在酱香热潮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,却也留下想象空间 —— 当同质化严重的酱酒市场追求 "纯正茅系" 时,五粮液的浓酱融合风格,或许会成为未来破局的关键。
对于想尝试的酒友,建议直接从 30 版起步,既能避开入门款的平淡,又能领略其核心特色;预算充足者,50 版更是值得一试的高端之选。
这位 "浓香大佬" 的酱酒之路,虽走得低调,却步步扎实。你是否喝过五粮液的酱酒?对这种 "跨界" 之作有何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品饮体验!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jiufenlei.com/post/265.html

相关推荐

感谢您的支持